当前位置首页 > 新闻中心  > 最新资讯 返回

中俄贸易新机遇:在结构性深化中迈向质量型增长

来源:www.jycexpo.com  |  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26日

中俄贸易新机遇:在结构性深化中迈向质量型增长



2025年的中俄贸易额变化,与其视为危机,不如看作是转型的契机

在表面数字调整的背后,两国经贸关系正在多个维度实现结构性深化,为未来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01 能源合作:从单纯贸易走向全面战略协作

能源贸易基石更加稳固。俄罗斯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首要原油供应国,2024年对华原油出口量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9.6%

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作为“世纪工程”,预计2025年将实现380亿立方米的设计年输气能力。这一数字背后是能源安全的质的提升——相当于中国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.64亿吨,替代煤炭约2.57亿吨。

能源合作模式创新突破。中俄能源合作正从传统的“买卖关系”升级为全产业链合作。双方正在探讨共建炼化一体化综合体,将合作延伸至下游领域。这种模式不仅确保俄罗斯能源出口的稳定性,也助力中国能源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供应。

新能源合作前景广阔。在传统能源之外,两国在北极能源开发液化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正在加速。

俄罗斯丰富的风能、太阳能资源与中国在光伏、风电设备制造方面的优势形成玩美互补,为下一阶段能源合作开辟新赛道。


02 贸易结构优化:多元化成效显著

非资源类产品贸易比重提升。2025年1-8月,俄罗斯对华铜出口量同比增长一倍,价值达33亿美元,创双边贸易史上最高纪录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俄罗斯企业在中国铜进口中的占比从去年的3.5% 增至6.9%,表明俄罗斯工业制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稳步提升。

农产品贸易成为新增长点。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,中俄大豆、牛肉等商品贸易额年均增长超20%。俄罗斯小麦、油菜籽、禽肉等优质农产品正加速进入中国市场,2025年初至今,俄罗斯对华出口谷物已达420万吨,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。

高技术产品贸易稳步推进。中国对俄出口产品中,电子产品机械设备通信设备等高技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。

贸易结构从“中国消费品换俄罗斯原材料”向“中国高技术产品换俄罗斯工业制品”转变,表明两国产业互补性正向更高层次发展。


03 区域合作:新兴增长极加速形成

北极航道开发潜力巨大。被称为“冰上丝绸之路”的北极航道,正成为中俄合作的新亮点。2024年,通过北极航道完成的货运量同比增长35%,预计到2030年,年货运量将突破1亿吨。这一新兴物流通道不仅大幅缩短中欧间的海运距离,也为俄罗斯北极地区发展注入动力。

边境合作区建设深入推进。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已成为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黑河-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、同江-下列宁斯阔耶铁路桥相继通车,标志着两国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。

跨境电商蓬勃发展。尽管传统贸易面临调整,但中俄跨境电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。2025年上半年,俄罗斯消费者在中国电商平台下的订单数同比增长40%以上,“秒通关”、“数字口岸”等便利化措施大幅提升跨境物流效率。


04 产业协作:从贸易到共同制造

汽车产业合作转型升级。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罗斯的发展,正从单纯出口转变为本地化生产。吉利、长城、奇瑞等品牌在俄建立生产基地,不仅规避了关税壁垒,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和税收,实现从“走进来”到“融进去”的转变。

农业合作全链条延伸。中俄农业合作不再局限于粮食贸易,正向联合生产仓储物流食品加工等全链条拓展。两国企业共同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建设农业产业园区,打造“从田间到餐桌”的完整产业链。

高科技领域合作前景可期。在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、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,中俄互补优势明显。俄罗斯雄厚的科研基础与中国强大的产业化能力结合,有望在这些决定未来的产业中开辟合作新空间。

05 专业平台助力:精准对接俄罗斯市场新机遇

在俄罗斯市场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质量提升”转型的关键时期,专业化的行业平台正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桥梁。特别是对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中国摩托车产业而言,俄罗斯市场呈现出独特的增长潜力。

俄罗斯摩托车市场迎来新发展窗口。随着俄罗斯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居民消费升级,摩托车不仅是交通工具,更代表着新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。中国摩托车企业凭借卓越的性价比成熟的技术丰富的产品线,在俄罗斯市场建立了强大的竞争力。